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kaiyun体育百家姓之81—乐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05 11:10:48

  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乐,Yuè,部分地区读Lè,多起源、多民族姓氏,主要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周灭商后,封商纣王帝辛(子姓,名受、受德,商王帝乙少子,暴君,商朝末代君主)的兄长微子启(子姓,宋氏,名启,今河南商丘人,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帝辛长兄,宋国开国国君)于商朝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春秋时期,宋戴公(子姓,宋氏,名白,宋哀公之子,宋国第11位君王,戴姓始祖)的支子公子撝为宋国大夫,公子撝生子衎,字乐父,子衎生倾父泽,倾父泽生夷父,字须,夷父须以祖父子衎的字“乐父”为姓氏,繁衍为灵寿乐氏、平山乐氏。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为夷父须族弟,任大司寇,职掌刑狱、纠察等事,乐莒的后裔子孙以先祖为荣,便以祖上名字命姓,为乐氏,史称商丘乐氏。子姓乐氏共尊子衎乐父为得姓始祖,读Yuè。

  源于姬姓,也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乐王鲋(姬姓,名鲋,字叔鱼,谥号桓,史称乐桓子,有谋,贪财),为晋平公姬彪(姓姬,名彪,晋悼公孙周之子,晋国第29位君王)的二位宠臣之一。乐王鲋的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乐王氏,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王氏、乐氏,读Yuè。

  源于地名,以居邑名称为氏。汉朝初期夜郎国(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该国国王,问夜郎国和汉朝谁大)乐王邑(今贵州黔西望谟县乐旺镇),为夜郎国当年重要的镇邑之一,归属大汉王朝后,其民仿汉制,有以地为姓氏者,称乐王氏,后多改为单姓王氏、乐氏,多为苗族,读Yuè。

  源于岳氏,因避难改姓为氏。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今河南汤阴人,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岳飞族人为避难,改为乐氏,分三股向南迁徙,分别逃往江西、广西、广东,来到广东的这一支先到韶关,后迁宁远九疑山地区,因受奸人,遂自九疑山逃到今湖南潭田一带避难,此时已至南宋末年,在如今湖南宁远县舜陵镇麻池塘村有一支乐氏族人,自称“河南南阳郡乐氏门宗”,读Yuè。

  另有源于官职名称如乐正、乐官、乐府令、乐卿等,后裔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均读Yuè;蒙古族奥敦格日乐部等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汉化过程中改姓为乐(Lè)氏,该支蒙古族原本为女真人。

  历史名人:春秋宋国贤臣乐喜(子姓,乐氏,名喜,字子罕,今河南商丘人,任司城,位列六卿)、战国魏国名将乐羊(今河南商丘人,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食子肉羹,以弱胜强,大败中山国有功,获封灵寿,乐毅先祖)、战国燕国上将军乐毅(子姓,乐氏,名毅,今河北灵寿人,军事家、战略家,乐羊后裔,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以弱胜强打败齐国,后被猜忌,投奔赵国)、明末清初北京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号尊育,祖籍今浙江宁波,曾任清皇宫太医院吏目),艺人乐(Lè)嘉、乐基儿(原名黎嘉仪)等。

  ——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江夏太守乐法才,字元备,幼有美名,沈约称之为才子,为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清节:“可以为百城表”。下联典指战国时期赵国人乐臣公,好黄老,恬静不仕,及赵为秦所灭,他去齐国,以《老子》显名,齐人敬之,称之为贤师。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人,早年在南唐做官,入宋后任平原主簿,中进士后历官著作佐郎、三馆编修、职方员外郎,勤于著述,精于考据,著有传奇小说《广卓异记》、《诸仙传》等,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三百卷。下联典指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中山灵寿人,燕昭王时为亚卿,曾率燕、赵、楚、韩五国兵击破齐国,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于昌国,号昌国君。

  ——上联典指晋朝淯阳人乐广,字彦辅,历官侍中、河南尹、尚书令,有政声,每离职常被人思念,一个女儿嫁给了卫玠,当时有人称“妇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润”。下联典指东汉河南郡人乐羊子,曾在路上拾到一块金饼,回家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者不饮盗泉中的水,清廉者不吃嗟来(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何况拾来别人丢失的东西来玷污品行!”羊子外出求学,一年后想家归来,妻子拿刀走向织布机说:“学习如果中途停止,和砍断正在织的布有什么不同?”羊子受感动而出门,终于完成了学业。

  ——全联典指明朝兵部尚书乐韶凤,字舜仪,全椒人,博学能文,明洪武初期授起居注,累迁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定教练军士法,撰有《四面銮乐章》、《洪武王韵》等。

  ——上联典指东汉长陵人乐恢,字伯奇,喜好经学,为一时名儒,和帝时官尚书仆射,针对外戚窦宪专权而上书进谏,因不被采纳,托病回乡里,后服毒死。下联典指晋朝乐广。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湖塘村乐氏宗祠,初为唐朝光化年间大司马乐仁规与大司寇乐仁厚兄弟故宅,后被火焚,清朝雍正年间改建乐尚书宅前殿为乐氏宗祠,道光年间扩建修缮,两进院落,建筑面积560平方米,为北仑区文物保护单位。

  勤:无论大小,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不许深夜还不睡觉,更不准睡懒觉。不准铺张浪费,鼓励发展生产,比如每年年终发压岁钱,任何人不能乱花,读书的可以买学习用品,干其他的,可以买家禽家畜,下蛋卖钱。

  俭:无论老幼,一视同仁,一天三顿,一个标准,不搞特殊,桌上吃饱了,不准吃零食(娃娃或孕妇除外)。开饭时,主仆同在一桌,饭量小的少吃,饭量大的多吃,盛多少吃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饭,煮饭淘米时撒在地上的也要一粒粒捡起。在穿着上,除尺寸大小不同外,布料的质地、颜色相同、款式也相同,不得搞特殊化。

  现分布:乐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江西,其次分布于湖北、云南、四川、福建、湖南、广西、河南、安徽等地,整体南多北少。

  乐姓源于子姓,读Yuè,南方部分地区及蒙古族汉化乐氏部分读Lè,商朝末代国君纣王帝辛之兄微子启受周朝封在旧都商丘,后代以先祖子衎的字“乐父”为氏称乐氏,还有姬姓乐氏、官名地名改乐氏、岳飞后裔避祸改乐氏等,来源较多,主要郡望为南阳郡、河内郡。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乐毅,中山国人,先后效力赵国、燕国,统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打败不可一世的齐国,直击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田地败逃,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乐毅回到燕国后昭王封其为昌国君,封在昌国(今山东淄博),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燕惠王即位,乐毅受到猜忌,只得回到赵国,受封望诸君,封在观津(今河北武邑)。燕国没有了乐毅之后,齐国复国,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不该背弃燕国,乐毅遂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自己对先王一片忠心,但惠王不该胡乱猜忌无端指责。后双方重修于好,惠王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乐毅终死在赵国。

咨询热线:49679340415
LINK 友情链接: 优酷 京东 淘宝 微博
Copyright © 2012-2024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