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9679340415传真:02034225823
kaiyun体育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写《卖米》感动中国病逝后北大举办追悼会
2000年在北大BBS网站上一个名字叫做“飞花”的网友,发布了一篇长达五千多字的纪实小说《卖米》,这篇文章发布之后瞬间轰动了全校师生。
这篇文章在获得大家广泛关注的时候,同时也引起了北京大学校园原创文学赛事组的注意,最后《卖米》一文凭借细腻的文笔,一举拔得了当年校园原创文学大赛的头筹。
《卖米》这篇文章写了一个非常质朴但又深刻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琼宝的父亲生了一场病,需要钱来买药。
为了给父亲治病,琼宝和母亲将米带到了集市去卖,原本这对母女就已经够辛苦了,二人在外卖米的过程中还遇到了故意压低价格的黑心米贩子。
然而,事实远比小说来得更加残酷,琼宝的人物原型张培祥,不仅拥有一个体弱的父亲,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母亲,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需要养活。
我们无从得知,张培祥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的,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凭借怎样的毅力才在这样的环境中考上北京大学的。
然而,小女孩儿的任务进行到这里还远没有结束,她还需要找一位买家,把这些米都买走,她才能凑够足够的钱。
正当小女孩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米贩子走到了母女俩的身前,看两人一副好欺负的样子,黑心的米贩子开始和她们还起了价。
米贩子先是找了一堆莫须有的理由说米的问题,然后又说自己愿意掏出比市场价低廉的价格,来买这些米。
倔强的母亲听到米贩子的话之后,非常生气,直接回击说她们是不会低价售卖的,最后觉得无利可图的米贩子扬长而去,留下了这对母女在原地徘徊。
张培祥用五千多字将这对母女心中的纠结、挣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被母女俩人身上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篇名为《卖米》的文章并不是张培祥所写的故事,而是她写的日记,卖米中所描述的场景,正是她切切实实所经历过的事情。
张培祥于1979年10月6日出生在我国湖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她的父亲张元贤体弱多病,母亲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张培祥,从小就非常懂事,她心里清楚,父母不能给予自己太多的照顾,她只能靠自己,所以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给父母添过什么麻烦。
在张培祥六岁的时候,她被父母送去了一个小学,仅在小学里读了四年,张培祥就因为交不起学费被逐出了学校。
当然,姑父姑母之所以会花这么大劲支持张培祥,除了是因为觉得这个小女孩特别可怜之外,还和张培祥本人的好学之心脱不开干系。
张培祥不仅思想觉悟极高、学习能力极强,而且还非常地自律。在身边的其他同学还在打闹玩泥巴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自主学习了。
老师说张培祥的记忆力非常惊人,当其他同学还在对文章中的内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她便可以全文背诵了,特别是在看小说的时候,她的解读能力更是出奇的强。
老师说,张培祥是那种非常少见的,能够真正做到一目十行的学生,给她一天的时间,她便能将一本十来万字的小说轻松地读完,并能将文章的大体脉络清清楚楚地表述出来。
村里面的人都知道张家出了一个奇才,父母也清楚,如果好好培养张培祥的话,她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
但是一身疾病的父母没有能力养活这个孩子,也没有能力给予她上学的条件,所以他们只得忍痛向孩子提出了退学。
如果不是姑姑和姑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将她送入了双塘小学,那这位才女,很有可能就被就此埋没了。
张培祥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次读书的机会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为了不辜负姑姑和姑父的期待,她在学校里也学习得非常认真,
就在周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在为她庆贺的时候,她却犯起了愁,她知道以现在的家庭情况来看,父母是绝对没有能力供她去城里面读一中的。
一方面,她特别地想出去学习,另一方面,她又放心不下家中的父母,就在她百般纠结的时候,父母站了出来,对她去一中读书的事表示了支持。
为了实现张培祥读书成才的梦想,全家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节衣缩食为她省出了一笔学费,可是她们家里的情况,根本就无法支撑她继续读下去。
眼看着父亲马上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张培祥也顾不得什么读书不读书了,她直接向父母提出了回家乡读书的提议。
初中读完以后,张培祥就转入了乡下继续念书,事实也和张培祥所说的一样,进入乡下之后,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堂叔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亲自来到了张培祥家,他说乡下的教学质量毕竟比不上城里,他愿意出钱资助张培祥继续读完高中。
因为家里凑不齐学费的缘故,小小年纪的张培祥经常会转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在学校里也很少能够交到朋友。
不过对于当时的张培祥来说,交朋友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她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不辜负叔叔和父母对自己的期待。
在校内读书的时候,她一直在关注着家乡父亲的情况,她清楚,为了让自己上学,家里面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日子久了,她也对自己读书之事产生了一丝怀疑之心,她觉得因自己的一己私欲,让父母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非常不值当的,
由于当时她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外打工的她也挣不到什么钱,在此期间,她做过苦力活,给别人洗过盘子,也当过家教赚课时费。
就在张培祥在外打工的时候,学校里面的老师慌了起来,他们不太清楚张培祥家中的情况,他们也不知道这样一个考重点大学的好苗子,为什么会在高考的关键时期,选择了离校。
带着这份疑惑,罗校长开始寻找起了张培祥的下落,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罗校长详细地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
得知这个女孩的不容易之后,罗校长当场就做出了保证,只要张培祥愿意读书,愿意好好读书,那么学校就可以免去她的一切费用。
听到校长的保证时,张培祥惊呆了,她也做出了保证说:“校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
由于先前外出了许久,所以回来之后,她的功课也出现了很大的断层,但是没过多久,努力的她就追了上来,并稳稳的坐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北京大学对中国学子来说是什么级别的学校?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样一个出身寒门的女孩,居然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国最顶尖学府,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得知女儿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张培祥的父母也惊呆了,他们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中的所有亲戚,帮助过张培祥的姑姑、姑父以及堂叔也落下了欣慰的泪水。
进入北京大学之后,张培祥充分地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能,她所创作的几篇短篇小说一经发布,便取得了极为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那篇名为《卖米》的故事发表之后,直接刷爆了互联网。
当然,深知这一切有多么的来之不易的张培祥也没有松懈,在读大学的四年时光里,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并,并因此而多次获得了奖学金。
2001年,张培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留在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3年湖南卫视正在做《新青年》这个新的专栏,得知张培祥的故事之后,湖南卫视专门邀请她为该专栏,策划了前三期的节目。
文学素质极高、表达能力极强的张培祥,不仅参与了这次《新青年》节目的前期策划,而且还亲自担任嘉宾主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那段时间应该是张培祥最幸福的时间了,在电视台参与节目制作的时候,她赚取了一些薪资,彼时的她已经完全有能力,改变家人的生活环境了。
拿到钱之后,她解决了父母的医药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问题,并给家里安装了很多新的电器,使得家里的情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就在这个时候,张培祥的身体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异状,一开始,她的身上先是长出了一些青紫色和红色的斑点,后来她还出现了精神乏力头昏脑胀等症状。
发现这些事情之后,张培祥吓坏了,她还以为自己是患上非典了呢,她很担心自己中招之后会传染给别人。
所以她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情况和非典的症状进行了对比,发现自己所患的病不是非典之后,她长舒了一口气。
二来是因为张培祥的学业很忙,她不愿意在看病上花很多时间,所以一直到非典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才去到医院检查。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培祥是非常震惊且痛苦的,她不明白生活为何会对她如此不公,要给她一个又一个地打击。
但是从小在折磨和苦难中长大的她,很快就消化了这个消息,平静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入了医院进行治疗。
张培祥深知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了,她认为,与其继续这样自哀自怜下去,倒不如把剩下的日子活得更加有意义一些。
但是她本人对这件事情却看得很开,她不仅没有哭哭啼啼抱怨生活,而且还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安慰身边的人。
与此同时,法学院党和张培祥生前的班主任,以及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撒贝宁,也分别为她致出了悼词。
张培祥的一生并不算太长,且她的人生路途还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是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过生活,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很多人一生都实现不了的目标。
张培祥用她的乐观、努力、坚持谱写了属于她的华美篇章,她的精神也应该鼓舞一代又一代人挑战困难、拥抱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