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9679340415传真:02034225823
kaiyun体育政府的储备粮能拯救日本米价吗?
专家预测,政府投放储备米后,大米零售价格最快将在3月底4月初下降3-4成,但中长期价格仍将由供需决定。
2025开年以来,“何不食肉糜”成为在日华人之间的一个魔幻梗。近半年中,日本的米价比正常时期几乎翻了一倍,有人尝试从国内邮寄大米到日本,但因不符合海关规定被退回。网友开始盘点那些比大米还便宜的肉类:鸡胸、鸡翅、进口鸡腿、部位不明的猪肉片……“皇帝”的生活实现了,但滋味似乎不那么好受。
调查显示:日本2025年1月的大米零售价格,上涨到了2024年6月“米荒”尚未发生时的1.6-1.7倍。此前,日本全国超市5kg大米的均价为2000日元(约95元),今年的第三周,上涨到了3627日元(约172元)。
不过,这只是统计学上的数据,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的涨幅相去甚远。许多在日华人反映“超市里已经不卖4000日元以下的米了”,或即便有,在他们晚上7点下班匆匆赶到时,也早就被抢购一空。
▮图为2025年2月10日,日本关西一家超市的米架,4000日元(不含税)的大米已被售空。《东方新报》
这半年来,对当地居民而言,说米价“翻倍”绝非心理因素作祟。这种情况十分符合非常时期的价格分布变化。
当库存充足、市场价格正常时,消费者能轻易买到多种类的低价格段商品,如超市的自营米、打折促销米等等。那时候,用1980日元买到一袋5kg的大米并非新鲜事。而如今,价格较低的米并不平均分布在日本全国的卖场中,
大城市和市中心的超市可能更不愿意进货利润较低的低价端的大米。日本的工薪阶层万万没有想到,“米荒”虽已过去,米价似乎再也回不去了。
这些大米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期限的即送回市场制作加工类食品,或直接用作动物饲料。储备米保存在15摄氏度以下、相对恒温恒湿的环境,以保证品质不受太大影响。可以认为,日本政府通常持有100万吨出头可日常食用的陈米。
根据富士新闻网2月12日的一档节目,茨城县一家米商对各个年限的陈米口感做出了测评。实验结果显示,在储存条件得当的情况下,“10年陈米”也可以食用,但品质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米闻上去有类似发酵物的味道,嚼起来能感受到细微的酸味甚至苦味。如果不采用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段,只能认为是充饥级别的。
买不起日本产的大米,买进口的不就好了?为控制成本,吉野家和松屋等平价盖浇饭连锁店已经相继开始使用混合米,但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尚不透明。
2月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首次对外披露将向市场投放储备米的计划。农林水产省大臣江藤拓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价格继续上涨,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日本米了。”这番解释令日本网友大跌眼镜,这仿佛意味着,政府投放储备米,并非意在缓解消费端的压力,而更多地是为了保障日本农协和农户的利益。
《日本经济新闻》2月12日的消息透露,今年1月,日本的农业生产者代表就“削减大米最低进口量”的问题与政府展开了协商。
根据WTO的规定,日本政府有义务每年从国外进口77万吨大米,这一比例并不高,不到日本大米消费量的10%。然而,日本农业生产者主张:去年大米涨价后,消费明显缩小,如果再不降低进口量,将进一步冲击日本大米的市场。消息称,农户的这一要求让政府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对日本民众而言,大米虽是刚需,但作为众多主食的一种,逼急了也并非不可替代。TBS电视台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米价格疯涨后,表示“减少购买量”或“几乎不买”的日本消费者达到了41.5%,与“一如既往购买”的消费者数量几乎持平。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农产品流通专家三轮泰史代表了一种较为乐观的态度。他对西日本电视台预测称:储备米对日本大米市场的调控最快将在3月底4月初见效,届时大米的零售价格会直接下跌3-4成。虽然还恢复不到以前的水平,但可以给消费者和零售商一些安慰,有助于进一步稳市。
▮日本大米库存充足,但零售价格高,为2kg=1800-2000日元,5kg=3800-4500日元。图为2025年2月12日,日本关西一家超市的米架。《东方新报》
供职于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的稻垣公雄向NHK表示,日本米价高企,背后原因非常复杂,利益相关方也很多。本次政府对外投放储备米,短期内可能带来米价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考虑到生产者的利益,这种投放并不会从根本上增加市场供给,因此从中长期看,大米的价格仍将由供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