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kaiyun体育487项创新成果!这家“小单位”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5-02-24 12:12:11

  2月14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几位工作人员,在李宁创新工作室里交流无人机培训经验。本报记者 赵 杰摄

  这支只有60多人的产业工人队伍,至今已涌现出2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有43人次获河北省劳模、能工巧匠等省部级荣誉。他们累计研发各类创新成果487项,其中,获国际金奖2项、国家级金奖2项、省部级奖励18项。2024年11月,该团队被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

  就是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单位”,用他们非凡的业绩,确保着辖区线路的畅通无阻,把光明和温暖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

  “小飞人”升起、抓握进电场、缠线分,衡水市冀州区小寨乡谢家庄村的一处高压杆塔附近,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郭连举和几位同事,正在进行带电消缺作业。

  因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带电作业在电力行业内被称为“刀尖上跳舞”。郭连举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样的人。

  “入行之初,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干这行必须敢较劲、不怕苦。”郭连举说,真正接触带电作业后,他才深知老师傅的话有着怎样的意义。

  虽然已过立春,但早上还有些冷。为了保持臂力和手劲,郭连举在屏蔽服内只穿了单薄的阻燃内衣,在十几米的高空,寒风一吹即透。

  可到了夏天,这身衣服又变得密不透气,铁塔经过暴晒,热得烫手。每次高空作业,屏蔽服里的温度能达到50摄氏度,下塔之后他们全身都是湿的。

  “我们都体验过带电感应。”郭连举笑着说,“面对几十万伏高压电,在感应电强的地方爬塔,爬到十几米高的地方,手一抓塔就跟针扎似的。”

  爬铁塔难,修高压电线更难,郭连举和工友们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常常从上午干到下午两三点,干完了才吃口饭。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高级专家程旭,已经从带电作业班转岗好几年了,可爬软梯在胳膊上留下的伤痕,手指缠电线留下的茧子,依然还在。

  “有伤那是经常的,可能你刚穿上新工作服,经过一次作业,就有哪个地方挂破了。”程旭笑着说,“有人曾经这样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送电的。”

  正是他们这样一群输电人,24小时枕戈待旦,不管刮风下雪,还是烈日酷暑,每人每年巡查线多公里,爬供电铁塔上百座,保障衡水高压线年。

  “就说这‘小飞人’吧,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用的工具,经过大家的改造提升,减少了线上作业的难度,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郭连举介绍。

  郭连举口中的“小飞人”,学名叫作电动升降组合装置,是他和同事们将出线飞车和电动升降机组合而成的上下高压线“电梯”。

  那7个月里,郭连举和同事们把下班时间都贡献了出来。大家在单位院里的树与树之间吊起一段缆线反复实验,焊接、打磨、钻孔,一次次改装再推翻,“小飞人”才得以诞生。

  “过去上下高压线,都是靠爬软梯,相当耗费体力,普通人爬10阶,就气喘吁吁爬不动了。新入行的工人拼尽全力爬到头,手都会没劲握不住拳,在高压线上操作就会更吃力。”郭连举介绍,有了“小飞人”,软梯基本“下岗”了。

  如今,“小飞人”基本覆盖了他们工作的全域场景,以前要大量地面人员辅助配合的工作,现在两三个人就能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这些年,在一次次的作业中,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输电人,不断思考着哪些步骤可以优化、哪些方法可以改进、哪些工具可以改良。

  防振锤,是为了减少导线因风力扯起振动而设的装置。高压架空线路杆位较高,档距较大,当导线受到风力作用时会发生振动,防振锤时常发生位移。

  “第一代追回器研制出来以后效果很好,可是随着施工工艺的改进,暴露出了新的问题。于是,后续我们又对追回器进行反复改良升级,现在追回器材质更轻、操作更简便、安全性也更高。”国网衡水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王红军介绍。

  王红军曾担任了14年的输电班组长,本人拥有20多项技术革新。在他看来,在一线遇到了问题,就在一线解决。

  在他们研究“拔取绝缘子R型销专用钳”时,没有匹配的弹簧,加工厂觉得费事不赚钱所以不接单,他们就自己在钳工房加工改造。后来这个小工具大大提升了他们换绝缘子的效率,在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依托工作实际开展创新研发,并应用于实践。现在,这个团队发明的地线防振锤追回器、异线异物带电切除剪等设备,填补了省市技术空白;研制的“节能防振锤加固金具”于2016年全面运用于输电线路上,成为全国首创。

  自1978年成立以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标兵”“国网楷模”等称号。团队有52人在国家、省、市公司创新比赛中摘金夺银。

  “过去巡检,需要我们爬上每一座基塔,用眼睛查看线路情况。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用望远镜、测温仪,从不同角度对塔上的不同构件进行观察。”李宁说,即便是这样,经常有很多地方观察不到或者看不清楚。

  “以前,一条100基杆塔40公里的线名员工,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巡视。现在,我们在监控中心坐在电脑前,1个人用不到1个小时,就能完成一轮快速轮巡。”李宁介绍,在无人机助力下,杆塔上的每个位置、每个构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017年4月,程旭报名参加了无人机培训班,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证书。那时起,他和同事们就开始对无人机进行模块化定制研究,针对巡检等场景拓展多样化功能。

  2018年,由李宁牵头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组织了工区优秀员工,围绕工作重点,在线路运检、带电作业、无人机巡检几个方面,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工作。

  他们定制的载重无人机,可以在带电作业中进行弧垂绳抛挂;借助5G技术,实现了无人机高空作业监护,提高了高空作业安全性……几年来,团队实现了13项无人机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为企业创造效益100多万元。

  如今,在李宁创新工作室的荣誉墙上,贴着一代又一代输电人的业绩。橱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奖杯和勋章。

  “其实,老师傅们将制式工具进行个性化改进,是为了能更好地干活。我们用好这些新装备、新技术,也是为了把输电运检工作做得更好。”李宁说,这些年团队的人员在不断变化,但输电人“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永不会变。(记者高珊)

  人民网石家庄2月18日电 (朱延生)近日,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汽车置换更新。 《细则》明确,活动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人民网石家庄2月14日电 (朱延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发布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全国共有19家钢铁企业入选,其中河北首钢京唐“基于数智引擎的高端绿色精品板材智能工厂”、河钢唐钢“新一代冶金流程钢铁智能工厂”、河钢石钢“绿色短流程特钢智能工厂”、金鼎重工“优质线材柔性生产智能工厂”、承德建龙特殊钢“无缝钢管全息检测智能工厂”、河北钢铁沙河中关铁矿“采选全流程一体化智慧矿山”等6家智能工厂入选,钢铁行业智能工厂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去年以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引进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等行业领军专家,逐企对接诊断,推进大模型赋能应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两化融合水平为67,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行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咨询热线:49679340415
LINK 友情链接: 优酷 京东 淘宝 微博
Copyright © 2012-2024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