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9679340415传真:02034225823
kaiyun体育舌尖上的科技故事
一滴油、一碟菜、一杯茶,碗里杯中,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民生。春节前夕,记者跟随致力于破译“食物密码”的科研人员一起,走进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探访能像大豆一样榨油的水稻、盐碱地上长出来的蔬菜、口感更香浓的龙井,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舌尖上的改变。
水稻能不能像大豆一样多出油?记者跟随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来到实验室。
实验台柔和的灯光下,摆放着一排排装有水稻种子的培养皿,这些种子经过特殊处理后,正孕育着改变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种油脂含量媲美大豆的水稻,未来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油脂来源。”说,过去几年里,他们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将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为目前已报道成果的淀粉类粮食作物中的最高油脂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油料作物依赖进口,“端稳中国‘油瓶子’”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的目标。
1月1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右一)在研究所温室大棚内查看水稻样株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相较于油料作物,水稻虽然油脂含量偏低,但产量很高。于是团队决定另辟蹊径,通过改变水稻的特性,让其能保持水稻既有的高产,又能在种子中产出更多油脂。为了找到并确定关键基因,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筛选了1000多份样本,测试了近50个基因。水稻研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一次完整的实验往往需要跨越一个春秋。
目前不少商超也有米糠油出售,它们与处在科研当中的水稻油有什么区别?说,米糠油是由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糠,进行再加工得到的一种食用油。“和市面上销售的米糠油相比,目前我们得到的高油脂水稻中的油脂含量大幅提升,下一步还需要提升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让‘油’更健康。”
表示,目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还没有达到团队的“终极目标”,保守估计至少还要2至3年才能达到“理想状态”。目前的试验稻产量还有待提高,还需大量实验来寻找“产量”与“出油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两者同步提升。但对于水稻油的研究和未来的落地应用,他们很有信心。
“气温怎么样,长势怎么样,肥料浓度是多少?……”刚得空,喻景权就拨通了新疆佳景农业公司负责人张伟的视频电线个大棚的番茄苗刚开出花。
“眼下正是我们选育的‘喀什红’番茄的生长季。采用我们的技术,看似贫瘠寸草不长的盐碱地和戈壁滩也能变‘宝地’。”喻景权说。
放下电话,喻景权带着记者走进浙江大学农科创试验中心。穿行在一排排种植了番茄秧苗的无土栽培系统中,他说,他和团队多年致力于推动戈壁设施农业发展和盐碱地治理,相关技术已经在新疆、甘肃、宁夏多地以及浙江的海岛得到应用。
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在浙江大学校内温室大棚内查看无土栽培蔬菜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在甘肃酒泉戈壁中,成片蔬菜温室里郁郁葱葱,十多年来,喻景权和浙大师生到酒泉去帮助当地生产优质蔬果、发展戈壁农业,从2008年的三分地发展到如今的10余万亩。
在浙江舟山岱山岛上,本是晒盐制盐的盐田摇身一变成为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园区的未来农场内,无土栽培的蔬果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喻景权院士团队的盐碱水淡化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将盐碱水中的钠、氯等离子有效分离出来,不但解决了农业用水难,还降低了用水成本。”浙江海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斌说。
“我们研发的新一代无土栽培系统,可持续使用5年,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新型盐碱水淡化设施,一台机器每天出水50吨左右,可满足20亩左右的番茄种植。材料更节省、控制更精准。”喻景权说。
喻景权介绍,以前一个农户只能种一个棚,还可能种不好。用上他和团队的技术后,可以管理2.5个棚,一年可以增加几万元收入。人们吃上好蔬果、有了好收入,不仅如此,思想观念在改变、科学素质在提升,这是他最乐于看到的。
采访结束时,喻景权的手机里又收到了发自新疆大棚农场的图片。“目前技术应用已基本成熟,不仅是番茄,以后也能种西梅、蓝莓和经济作物。新的一年我们还要将大棚增加至400个。”他说。
冬日时节,阳光洒在层层叠叠的茶树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们正穿梭于茶园,仔细观察茶树的生长态势,为将于几个月后上市的春茶提前做好研究和准备。
“优良茶叶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一直是我们几代中茶人最重要的工作。”中茶所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建明说。
在第一代龙井茶种“群体种”基础上,中茶所科研人员先后育成第二代品种“龙井43”和第三代品种“中茶108”。
1月21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在种植有“中茶108”茶树的试验田内查看新茶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20多年前,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只有大约32.6%。正是依靠“龙井43”等茶树品种的推广,让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在20年间提升至75%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龙井43”的基础上,中茶所科研人员又育成“中茶108”。
据介绍,“群体种”通过茶籽落地发芽自然成长繁殖,多品种共生,植株间差异大,导致了鲜叶大小不一,发芽时间也不一致。“龙井43”相较于“群体种”,无论是品质、产量还是效益,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中茶108”发芽特早,在保持“龙井43”的优良特性外,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更强,持嫩性强、氨基酸含量更高,加上适宜的制作工艺,容易有兰花香,滋味鲜爽。
“俗话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茶叶开采期与茶叶成品质量、价格息息相关。”曾建明说。优良的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根本和基础,直接关系着茶好不好喝、好不好卖,也关系到茶农的收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